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国产乱码aaa一区二区,欧美蜜桃精品久久久久久,视频二区欧美,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精品999www,久久久久久影院

回到主頁

大連市知識產權發展與保護狀況(2023年)

前 言

2023年,大連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大連市“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大連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工作方案》任務落實,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工作取得新突破。國家行政保護考核成績位列東北首位,省政府保護考核獲優秀,市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處被國家四部委評為2022年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成績突出集體。“大連市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工作成效明顯”獲省政府督查激勵。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6.22件,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3.5件。大連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筆數占全省60%,累計質押金額70億元,累計國家知識產權優勢示范企業132家,數量全省第一。2023年,大連市被評為第二批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大連高新區建成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甘井子區獲批全國知識產權強縣建設試點,為助力大連“兩先區”高質量發展、開創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局面發揮先鋒作用。

一、廣布局搭平臺 加強知識產權轉化運用

1.構建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制度體系

制定出臺《遼寧省知識產權局和大連市人民政府共建知識產權強市合作會商工作要點(2023—2025年)》,向省政府爭取知識產權專項資金1900萬元,組織在連企事業單位2023年實際執行資金1300萬元,通過省資金支持有力推動我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經市領導批準,市知識產權局會同市財政局制定并實施《大連市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為大連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政策保障。起草《大連市推進落實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實施方案(2023-2025年)》,并征求相關單位意見。從行政保護與司法保護銜接、重點領域保護等角度制定《大連市關于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制度實施辦法》《大連市加強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工作實施意見》等40余項制度,推動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便利創新主體維護權益。

2.扎實推進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布局

推動高價值專利布局工作。培育國家專利導航基地1家、省專利導航基地5家,聯合市發改委開展大連市氫能產業專利導航,并在2023年專交會期間向全市進行發布和實施;組織醫諾生物等3家企業開展專利導航,扶持企業加速專利布局和推進專利產業化。推動高質量知識產權培育工作。獲批國家第二十四屆專利獎6項,培育中觸媒分子篩催化劑等高價值知識產權組合3個,累計培育燃料電池、高檔數控機床、車聯網等領域高價值知識產權組合25個,入選省高價值知識產權組合8個。扎實做好非正常專利申請核查整改。在國家局公布的三批次非正常專利申請情況通報中,我市共處理非正常專利申請1673件,撤回1500件,撤回率90%,助力我省非正常專利撤回率位居全國前五名。

3.搭建平臺激發專利轉化運用活力

搭建知識產權交易運營平臺,推動知識產權轉讓許可。依托北方國家版權交易中心,實現集專利權、商標權、版權的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交易業務于一體,成為東北首家綜合知識產權交易平臺。同時,北方國家版權交易中心加入全國知識產權交易場所聯盟,與上海技術交易所專利掛牌信息同步,實現專利技術跨區互通交易。整合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服務平臺,優化知識產權金融服務。依托大連市知識產權金融服務與創新發展聯盟,整合交易、銀行、擔保、保險、評估、服務等機構超過100家。經統計,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貸款企業利稅2021年同比增長23%,2022年同比增長20.17%,遠高于我市GDP增長速度,更為大連中小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撐。首創知識產權股權融資平臺,探索專利本地轉化新路徑。在轉讓許可、質押融資基礎上,我市首次創新出臺了知識產權股權融資,并于2022年底出臺了知識產權投資融資資助政策,搭建了大連產權交易所、國內知名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評估機構、服務機構等于一體的知識產權股權融資平臺。

4.融合知識產權資源助企高質量發展

以企業需求為核心配置資源。向全市縣區、各行業主管部門和企業發布通知,征集專利技術需求、資金需求和服務需求等。征集華銳重工集團、北方互感器等17家單位29項需求信息已經分別推介到我市高校院所,同步推介到清華大學、哈工大、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院所對接,資金需求推介到我市金融機構對接。搭建投資人聯盟撬動市場化投資資源。2023年12月發起成立了知識產權投資人聯盟,組織我市本地企業家通過自有資金進行投資,一期4位投資人聯盟與大連大學簽訂合作協議,推動學校專利項目投資轉化。組織入園惠企活動推動質押貸款和專利轉化。2023在全市各區市縣舉辦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及專利轉化入園惠企活動超過20場,帶動金融機構、高校院所專家、服務機構和三大平臺等,深入縣區園區與企業對接,累計培訓我市知識產權企業、金融機構人員超過1000人次。

二、建機制嚴執法 扎實強化知識產權保護

1.筑牢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基礎

持續加大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辦案力度,開展實地調研和主動宣傳,深挖案源,出臺《關于建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告知制度的意見(試行)》,并向法律工作者進行宣貫,此項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常態化推行技術調查官參與行政裁決。2023年,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案件20件,大連市在省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范市建設驗收中獲評優秀。強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服務,全市12個基層局建立行政調解機構,實現區市縣(先導區)機構全覆蓋。持續推動維權援助工作體系向基層延伸,維權工作站達40余家,援助服務覆蓋面和作用日益凸顯,市場監管領域執法辦案通過維權工作站收集的專利侵權糾紛線索占本年度案件辦理量的半數以上。加強協同保護,移送及受理跨部門、跨省市案件共15件。常態化推行共享技術調查官、“行政調解+司法確認”、列嚴、訴前委派調解等工作。

2.深入開展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

(1)市場監管部門

按照國家、省業務條線工作安排組織開展“亮劍護航”、杭州亞運會和亞殘運會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在開展“雙隨機一公開”行政檢查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監測等技術手段深挖專利、商標、地理標志和官方標志侵權假冒違法行為線索,共處理違法線索150余件,立案83起。各基層局案件辦理假冒專利、商標等案件數量較往年均有增加。

(2)版權管理部門

版權服務全面提升,全市版權交易作品登記數量、質量穩步上升,全年登記超過50000件,版權交易3996筆,交易金額1494萬元。嚴厲打擊各類侵權盜版行為,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行動、青少年版權保護行動、院線電影盜錄傳播專項整治等專項行動,實施網絡版權重點監管,加大對侵權盜版的懲治力度,年度共查處版權案件15件,其中行政處罰案件13件,另有2起行政案件因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機關。完善版權管理體制機制,專門制作《大連市版權局著作權行政舉報、投訴工作指引》,指導著作權人如何就侵權行為向行政機關進行投訴,更好地保護權利人的權益。

(3)公安機關

2023年,按照上級公安機關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市公

安機關立足主責主業,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 保護地域品牌” 專項打擊整治、“打擊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犯罪專項行動”“昆侖2023” 、“劍網2023”、“百日行動”專項行動等一系列打擊知識產權犯罪整治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果。全市公安機關共破案知識產權類、生產銷售偽劣產品類案件9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8人,移送審查起訴案件15起,32人,涉案金額達7000萬余元,取得階段性工作成效。偵辦部督案件8起、省督案件14起。獲省廳、市委領導批示各1次,圓滿完成了上級下發的工作任務。

(4)海關

堅持“政治引領、打促結合、高效便捷、綜合治理”的原則,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工作,部署開展“龍騰行動2023”“藍網行動2023”“凈網行動2023”等知識產權專項執法行動,對侵權高發渠道、關鍵領域、重點商品實施專項監管,嚴厲打擊進出口侵權違法行為,服務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積極營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口岸營商環境。2023年度,大連海關共對侵權嫌疑貨物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措施175批次,關區共查扣侵權貨物(物品)132批次、41.79萬件,同比分別增長12%與65%,有力震懾了侵權違法行為;關區新增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企業9家,新增備案權利16項,企業滿意度與獲得感顯著提升。

(5)審判機關

大連中院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審結1件侵害商業秘密糾紛,判賠2倍賠償,被告服判息訴并積極履行。2023年大連中院將大連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納入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實現線上委派調解。聯合市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實施意見》《關于建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告知制度的意見(試行)》,推進我市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示范建設,在全省率先建立專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告知制度。西崗區法院依法對三起侵害商標權糾紛行政調解進行司法確認,促進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與行政保護有效銜接。根據《關于對重復侵害、故意侵害知識產權的主體向社會予以公布的工作辦法》,司法建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對三名自然人主體向社會公示。大連兩級法院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670件,審結各類知產案件2585件,其中市中院受理379件,審結368件。

(6)檢察機關

市人民檢察院與市知識產權局會簽了《關于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的實施意見》,強化辦案過程中的專業技術支撐和業務協作,建立線索雙向移送機制,確保對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實現精準打擊。繼續對受理的移送審查起訴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開展權利人訴訟權利告知工作,告知比率達到100%。市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侵犯知識產權案件14件,起訴19件,支持起訴16件。結合辦案開展宣傳工作,以召開新聞發布會的形式通報大連檢察機關近五年知識產權檢察工作情況;在交通廣播頻道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漫談節目中,檢察官、法官、律師以控辯審座談的形式介紹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開展線上、線下多形式宣傳工作,線上通過檢察公眾號等自媒體以圖文、視頻、漫畫等方式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進行宣傳,線下通過進社區、進企業等方式助推知識產權宣傳深入開展。

(7)調解組織

市司法局持續推進《大連市關于加強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工作的實施意見》,不斷完善知識產權行政調解組織和知識產權人民調解組織銜接聯動機制,通過聯合調解、協助調解、委托移交調解等方式共同受理調處知識產權糾紛,為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提供有力支撐。在已有大連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和甘井子區、中山區、沙河口區三個區級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基礎上,又成立了西崗區、金普新區兩個區級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旅順口區成立了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工作室。2023年大連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委員會調解知識產權糾紛41件,調解成功率100%,企業和人民滿意率100%。

(8)仲裁機構

大連國際仲裁院(大連仲裁委員會)持續加大知識產權仲裁保護宣傳力度。2023年4月18日,與大連市知識產權局、大連市工商聯、國家稅務總局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稅務局共同舉辦的主題為“聚焦知識產權保護和維權,助推大連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二屆“瀛和論道”知識產權高峰論壇順利舉行,鏈接了“企業-政府-仲裁-律師-應用”五環節的法律服務細節內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3年4月21日,與大連市知識產權局、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大連市人民檢察院聯合主辦“遼寧省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有力加強了知識產權保護各領域間的溝通交流;2023年6月29日,與大連市知識產權局、大連市工商業聯合會聯合主辦大連仲裁周系列活動之《知識產權服務與風險防控——企業新競爭力的實現》,吸引了來自高校、仲裁機構、律所及省內外企業的高度關注,為學習和探索知識產權服務與風險防控的經驗和作法提供了良好機遇,促進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深入發展。在案件辦理方面,下設的專業分支機構大連知識產權仲裁院年度共受理知識產權類案件30件,案件數量同比去年增長20%,標的額同比去年增長46.21%。

3.加強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行政保護

重點布局圍繞展會、專業市場、電商等關鍵領域,通過協助執法、糾紛調解和提供維權援助服務等方式,加強糾紛快速處理。2023年,市知識產權局會同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隊、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屬地單位及律師事務所開展展會保護及維權服務,快速處置本地展會假冒專利案件1件,實現展會案件零突破。協助辦理廣交會專利侵權投訴2件。積極培育1家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入圍國家級評審,另外1家申報延續審查。指導電商平臺企業執行《電子商務平臺知識產權保護管理》標準,在糾紛快速處理方面取得積極成效。推進知識產權信用分類監管工作,持續開展知識產權領域信用分類評定及結果運用,實施差異化監管。依法依規開展知識產權嚴重失信行為認定與懲戒,常態化對兩批重復、故意侵害知識產權的主體實施聯合懲戒。加強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收集本地“外向型”企業海外知識產權糾紛信息及防范需求信息,配合省局做好咨詢指導服務。結合《大連市知識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中海外專利預警方面的獎補政策,強化企業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維權援助。

4.構建地理標志“培育+保護+運用”體系

加強跨區域執法協作。召開遼寧沿海六城市知識產權一體化發展協作會議,組織成員單位開展典型案例及經驗交流,開展六城市地理標志專項執法行動,共查辦地理標志案件4起。指導地理標志產品生產企業積極申請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2023年,已有26家企業獲批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資格。按照省局工作部署,對我市8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地方標準進行重新修訂,并于11月末前全部完成并發布實施。與大連市大數據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依托大連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和大連市工業互聯網二級節點平臺,建立我市地理標志溯源系統并在全省率先正式上線運行。“旅順海帶”地理標志先后被納入省局、國家局重點聯系指導名錄。大連銀行旅順口支行為旅順口區藻類協會會員單位整體授信3億元人民幣,6家“旅順海帶”用標企業與銀行簽訂了5500萬元融資意向。

5.扎實開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

開展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專題咨詢研討等活動,內容涉及專利侵權、商標假冒、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技術調查咨詢等領域,為具體行政裁決、行政處罰、審查起訴等案件提供咨詢參考意見。完成省知識產權局轉辦電子商務平臺知識產權侵權案件處置260余件。積極開展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工作,組織召開2023年大連市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聯盟年會;聯合遼寧培訓基地、北方版權中心、市版權保護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大學生知識產權辯論賽。開展知識產權主題培訓,我市企事業單位100余人次參加線上聽課;選派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保護維權工作骨干,為高新園區轄區企業開展知識產權假冒侵權、侵權判定培訓,參加培訓50余人次,進一步營造企事業單位知識產權保護氛圍。

三、優培育創便利 持續完善知識產權服務

1.知識產權服務業規模持續擴大

加大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培育工作力度,共有6家獲評省級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培育機構,占獲評單位的60%,居省內各市之首。我市專利代理機構28家,專利代理資格執業人員154人,商標代理機構135家,商標代理從業人員233人。國家級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2家,國家級知識產權服務評議示范機構2家,省級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培育機構15家,市級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7家,市級知識產權服務品牌培育單位21家。

2.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

完成5項知識產權服務規范市級地方標準立項。經國家知識產權局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共同考查和評估,我市建成2家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獲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優秀案例1例;1家被遴選認定為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2家備案國家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布局一般網點提升信息傳播利用效能,獲評3家遼寧省知識產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認定市級知識信息網點6家。2023年底,大連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平臺累計布署6個區市縣地方端,實現專利、商標、地理標志、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知識產權數據的“一網通查”和知識產權服務的“一站式”綜合指引,平臺注冊固定用戶7007、瀏覽量125659。

3.知識產權人才培訓力度持續加大

開展2023年大連市知識產權專家庫候選專家申報工作,目前共有291名專家入庫。獲得正高級知識產權師2人、副高級知識產權師12人。組織市知識產權局和區市縣局管理人員124人參加2023年遼寧省知識產權系統在線培訓工作,在線學習完成率達到100%。聯合市教育局、市人社局開展中小學及技工院校知識產權教育工作,積極組織我市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高等院校開展知識產權專題培訓,已開展5場培訓活動。目前大連市共有56所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試點示范學校,其中市知識產權教育示范學校24所,國家級知識產權試點學校2所。

4.開展專項活動培育質優服務土壤

開展2023年知識產權代理行業“藍天”專項整治行動工作。依備案信息開展“雙隨機、一公開”執法檢查,共抽查13家企業,未發現問題。開展“千企百城”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向省局推薦14家企業申報商標品牌價值提升專項行動、4家申報商標品牌優勢區域創建專項行動、9家申報商標品牌建設服務指導專項行動。開展2023年“知識產權服務萬里行”活動。積極開展了推動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知識產權服務賦能創新發展行動等工作,向省局提交“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助力企業發展壯大”優秀案例。

5.推進商標戰略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制定《大連市重點商標保護名錄管理辦法(試行)》,重點商標保護名錄納入118個商標,推進我市商標保護與運用發展,積極引導市場主體提高商標意識,開展商標推廣應用和培育工作。開展了2023年市級商標品牌指導站申建、商標品牌指導站和商標運用推廣項目資助工作。2家單位獲得商標品牌指導站資助,2家單位申報商標運用推廣項目資助。我市商標品牌指導站數量已達52家。9個企業商標品牌和7家商標品牌指導站納入國家首批“千企百城”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

結束語

“十三五”期間,大連市成功獲批“第三批全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城市”,重點推進知識產權運營、高價值專利培育、質押融資等服務。“十四五”以來,大連市不斷提升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水平,知識產權事業再上新臺階,成功獲批全國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城市。經過2022-2023年的不懈申請,大連市再獲批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城市,為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高地”、促進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注入新動力。下一步,大連市將把保護知識產權作為創新發展的驅動和支撐,努力營造尊重創新、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和良好生態,為深入實施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大連行動方案提供有力支撐。

專業代理機構——大連恒豐商標事務所(m.applicationexample.com